
相比之下,英國有90所大學提供歷史課程,90所提供音樂課程,另有101所提供社會學課程。
儘管如此,宗教教育委員會和宗教教師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英格蘭選修A-level宗教研究課程的學生人數保持穩定,僅較前一年小幅下降1.6%;而在威爾士,選修人數則增加了5%,達到近740人。
師資不足
REC同時指出,合格的宗教教育(RE)教師人數嚴重不足。大約一半(51%)的宗教教育教師其實是專攻其他學科;在2024–25學年,「僅有20%新進入宗教教育師資培訓的學員擁有神學或宗教研究學位」。
此外,原本提供給跨學科畢業生、幫助他們接受宗教教育教學培訓的「學科知識增補(Subject Knowledge Enhancement)」補助金已被取消,而這部分佔所有宗教教育師資培訓生的27%,此舉使「專業化危機更加惡化」。
REC主席莎拉·萊恩·考特(Sarah Lane Cawte)強調:「儘管這門學科缺乏支持,仍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希望從學術角度研究那些塑造世界歷史與人類生活的信仰體系。」
然而,她也遺憾地表示:「許多有志於在A-level階段學習宗教研究的學生卻無法如願,因為該科目至今仍缺乏資源與關注,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儘管如此,福音派教會中的神學畢業生和新進牧者,往往仍透過不隸屬於大學的神學院或聖經學校接受訓練。
信仰與學術公開信聲援神學教育
這一現象引起了眾多英國信仰領袖、學者和公眾人物的關注。他們在智庫Theos的推動下聯名撰寫公開信,警告宗教教育的衰退「將縮減年輕人在學業深造上的選擇空間」,同時也「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
公開信強調:「神學在社羣的智識、倫理和文化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它幫助人們更深入地與全球文化與傳統互動,也能深刻研讀複雜的聖典。」
信中進一步指出:「在一個日益極化的世界裡,神學幫助我們理解他人的觀點。」「我們有責任為未來的公民提供必要的工具,幫助他們在未來的世界中更好地共處。在教育體系中,很少有學科能像神學與宗教研究那樣發揮如此作用。」公開信最後總結道。
德國:神學學生人數下滑
與此同時,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裡,選擇攻讀神學的基督教新教與天主教學生人數下降了約三分之一。
研究者指出,這場神學教育的危機「正導致在替補退休牧師和建立新教會方面面臨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