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立華牧師安息禮莊嚴感人 逾800人送別

各界教會及機構領袖到場 兩兒述史回憶生平

曾立華牧師安息禮莊嚴感人 逾800人送別
曾立華牧師安息禮逾800人出席悼念。(圖:基督日報)


曾立華牧師於7月11日早上安息主懷,其安息已於16日上午在尖沙咀聖安德烈教堂舉行。家屬與多位牧者緬懷其生命,見證他為後輩樹立不朽的屬靈榜樣。

當日安息禮前夕,大批摰親好友在教堂外排成長龍等候入座。大會向本報透露,出席來賓約達800人,較預期多出一倍。由於人數眾多,大會特別為未能進入禮堂的人士安排觀看直播。

安息禮場地內外擺滿各界致送的花籃,場面莊嚴肅穆。禮堂內眾人靜默就座。

各界教會及機構領袖亦到場悼念

各界教會及機構領袖亦到場觀禮,現場所見,前宣道出版社社長許朝英、前文藝出版社社長翁傳鏗牧師、突破聯席總幹事及出版社社長梁柏堅、建道神學院候任院長高銘謙牧師及拓展總監葉松茂博士、香港基督教華人聯會出版部部長吳思源、前教新總幹事余慧根牧師等,不勝枚舉。大部分出席者均穿著整齊黑色服裝作致敬。

安息禮在莊嚴的序樂中開始,全體會眾肅然起立。宣道會西環堂堂主任洪清流牧師宣讀約翰福音11章25節經文:「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隨著經文宣召,詩班先後獻唱多首經典詩歌,包括《奇異恩典》、《親愛主,牽我手》、《事主蒙福》以及《祢真偉大》等。

曾立華牧師安息禮莊嚴感人 逾800人送別


曾立華大兒子曾皿獻(上圖)及次子曾皿堅(下圖)追憶先父。(圖:基督日報)

述史追憶生平 畢生貢獻華人教會

曾立華牧師的兩位兒子曾皿獻與曾皿堅共同追憶父親生平,並由長子曾皿獻講述父親事蹟。

曾立華牧師1944年生於廣東,作為第四、五代基督徒,在深水埗崇真堂成長,中學二年級時決志信主,並積極參與教會青少年活動。16歲那年,在一次奮興會中回應呼召,立志成為傳道人,遂於1964年進入建道神學院就讀。畢業後加入學生福音團契,專注於中學生福音事工。

1971年,曾牧師遠赴美國紐約乃役學院修讀神學,其後在聖約神學院取得宗教教育碩士學位。他與香港讀經會的淵源深厚,自1976年起擔任讀經主任,後接任總幹事,期間主編《每日讀經釋義》及撰寫多本書卷釋經書。

1981年,他應建道神學院院長張慕皚牧師與滕近輝牧師之邀重返母校服事,歷任講師、副院長、教牧系主任及教牧學博士課程主任等職,在神學院服事長達28年,共教授35門不同科目,創下建道神學院的紀錄。他在推動華人教牧教育與人才培育方面不遺餘力,對華人教會發展貢獻卓著。

除神學教育工作外,1983年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為曾牧師舉行按立禮,1985年宣道會北角堂在西環植堂建立宣道會西環堂,獲滕近輝牧師邀請出任該堂顧問牧師,曾牧師在北角堂及西環堂牧養三十載。

曾立華牧師與港九培靈研經大會淵源深厚,其外祖父卓恩高長老乃大會創辦人之一。曾牧師年輕時便參與歷屆培靈會,在不同崗位事奉,包括擔任領詩員。憑藉出色的男高音嗓音,他曾在當年培靈會連續十六晚的聚會中領唱。1994年獲邀成為港九培靈研經會董事,並於1998年及2015年兩度擔任研經會與講道會講員。

2009年退休後,曾牧師應斯托得牧師(Rev. John Stott)創立的國際靈風講道研習會之邀,出任中國地區訓練導師,巡迴各地培訓傳道人,教授講道、牧養及領導課程。其豐富的教牧經驗與講道造詣,使他成為香港及海外教會、機構與神學院邀請的講員及培訓導師。其服事足跡遍及美國、加拿大、英國、意大利、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緬甸等地,並且進入中國內地包括北京、浙江、湖南、廈門、雲南等省份,致力推動華人教牧同工的靈命塑造、牧職重整與釋經講道訓練。

家庭點滴:讚揚父親「終結得好!」

曾皿獻在追思會上回憶家庭點滴時,笑說:「父親外表看似嚴肅,因為他那一雙濃眉實在很粗,但其實內心非常溫柔 。」引來哄堂大笑。他又回憶父親的教育方式:「當我們做錯事時,父親從不輕易責罵,而是以行動默默支持,陪伴我們三兄弟成長。」

他特別提到父親在建道神學院畢業時所立下的心志宣言:「你們要終結得好!」(Finishing well)。他深感父親畢生以祈禱傳道為事,願靠主事主,不論貧富安逸,窮忠盡力,如今他已安祥回到天家,確實實踐了Finishing well的生命見證。

次子曾皿堅與妻特別為父親寫了《Finishing Well》,在追思會上用結他現場獻唱緬懷父親的愛:「溫柔握著他們小手,那份良善的愛將永遠在心底迴響」、「告別了,親愛的父親,展翅上騰,通往天國之門,永恆安息!」動人歌聲在禮堂中久久迴盪。


樓恩德牧師(上圖)、蕭壽華牧師(下圖)追思致辭。(圖:基督日報)

樓恩德牧師:共事半世紀亦師亦友

港九培靈研經會主席樓恩德牧師與宣道會北角堂顧問牧師蕭壽華分別上台致詞,表達對曾立華牧師的懷念與慰勉。

「與他共事半個世紀,可說是長期在事奉道路上亦師亦友的關係。」他與曾牧師在多個基督教機構一同事奉,從中獲益良多。曾牧師雖然寡言慎行,卻總是忠實承擔主所託付的工作,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那直率真摯的見解、間接的鼓勵與肯定,促使我踏上全職事奉的道路。他的生命見證令人看到敬畏神之人事奉的榜樣,也引發我們無限的懷念與不捨之情。」

樓恩德牧師回憶年輕時在盛夏的港九培靈大會奮興會中曾立華牧師領唱《祢真偉大》和《祂藏我靈》的感人場景,時隔半個多世紀,歌聲令人動容,至今仍回味無窮。

蕭壽華牧師:勉勵後輩音韻猶存

蕭壽華牧師指,曾牧師是他生命中的良師益友。他年輕時在宣道會北角堂參加中學生團契,曾牧師擔任導師,其和藹可親的教導方式與開朗性格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後來擔任北宣主任牧師時,深感職責重大,每當遇到困難,總能從曾牧師那裡獲得理解與鼓勵。曾牧師常告誡他:「言語行為都要行在光明中,切勿讓主的職分受到毀謗,反而要在凡事上表明是神的僕人。」曾牧師自己也曾在事奉中被人質疑時流淚禱告、重新奉獻的經歷。

「他的言教身教至今仍在向我們說話,」蕭牧師感懷道,「雖然他離開了我們,但留下美好的生命事奉的榜樣,仍然在我們心中。」

曾立華牧師安息禮莊嚴感人 逾800人送別


樓恩德牧師、高銘謙牧師(右前、後)等牧者共同扶靈。(圖:基督日報)

安息禮成 走畢今生路程

安息禮的最後環節,大會安排瞻仰遺容的儀式。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與會者依序列隊上台,圍著靈柩瞻仰曾立華牧師最後容顏。有人不捨掩面流淚,也有人低聲飲泣,場面感人。

儀式結束後,由樓恩德牧師、高銘謙牧師等牧者共同扶靈,護送靈柩緩緩步出禮堂。棺木隨後移往鑽石山墳場舉行火葬禮,終走畢今生路程。

讓世界聽見基督教的聲音

你一次性或持續的支持,能讓任何人都能免 費閱讀《基督日報》的所有內容。

⽀持優質基督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