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會 > 佈道牧養
恩福「增長實錄」 蘇牧師強調重質不重量
2007年10月23日09時54分 上午 Posted.
 | » 「再闖高峰—教會增長實錄」講座吸引近千教牧同工參加,踴躍非常。(圖:基督日報) |  | » 9個不同題目的工作坊,由同工詳細分享恩福各部門工作。(圖:基督日報) | 香港播道會恩福堂昨午 (10月22日)開始「再闖高峰—教會增長實錄」講座,牧養恩福廿年,令之變成9千多人大教會的蘇穎智牧師主講,吸引近千教牧同工參加,參加情況踴躍非常。 講座一連兩天進行,共有五場講座,講題範圍包括健康教會、同工、執事的配搭、隊工建立、主任牧師的角色等。第一天更有9個不同題目的工作坊,由同工詳細分享恩福各部門工作。 首場講座中,蘇牧師表示成為「健康教會」比成為「大教會」更重要:「有質的教會遠比一所永遠不能近距離照顧會友的大教會更好。」 他分享曾牧養教會中最令他自豪的不是近萬人的恩福堂,而是一所200人的美國華人教會。當時蘇牧師夫婦二人在超級巿場、公眾地方每遇到華人就盛邀他們回家吃飯,再與他們查經,這樣以福音性查經的方式開始將人一個一個牧養,從而建立了200多人的教會,平均每30人便有一位全職傳道人,是有質的教會。「別希罕人多,最重要的是會友的生命是否落實地扎根。」
蘇牧師又以聖經原則舉出「健康教會的特色」及「不健康教會的病毒」如下:
「健康教會的特色」:
1. 以大使命為依歸 2. 高舉神的話 3. 同心合意興旺福音 4. 有生命的、活潑的敬拜 5. 弟兄姊妹有密切的相交生活、埋身的關顧 6. 全面的發展:老、中、青、少、幼、單親等 7. 生活化的釋經講道 8. 具體、有信心地不斷禱告 9. 全民皆兵 10. 傳道人長期委身
「不健康教會的病毒」: 1. 牧人與牧人「狗咬狗骨」 2. 牧人與頭羊 (參與教會年資長的會友)相爭,分黨分派 3. 牧人與羊糾纏不清,彼此相害 4. 教會領袖其身不正,屬靈生命短椿 5. 傳道人不務正業 6. 傳道人頻頻轉變 7. 講壇沒供應 8. 傳道人、長執及信徒不以傳福音為優先 9. 傳道人、長執道德見証壞版絆倒人、教會懼怕及不敢紀律處分犯罪信徒 (教會負增長、不增長因素) 10. 守關不穩,缺乏有系統之門訓及栽培 11. 領袖缺清晰目標、方向、成長路 12. 開會頻密: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13. 洗禮、轉會沒有質檢 14. 對組長、主日學教師、團契導師沒有提供系統訓練,質素沒有監控
蘇牧師說,如發現自己教會有病毒,便要想如何消毒和清毒,並連根拔起。
答問時間參加者提問踴躍,不少教牧同工關心隊工和人際關係,亦有關心在忙碌牧會工作中如何分配時間的問題。
相關新聞: 蘇穎智牧師訪談:恩福成績表 「恩福」蘇穎智牧師訪談:恩福增長之秘訣 「恩福」蘇穎智牧師訪談:事奉苦與甜
|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基督日報所有。未經基督日報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向本報申請。
[申請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