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覽 > 社論/專欄 > 編者的話 | | | | | 京奧與教會盛會 | 2008年05月16日04時59分 上午 | 近年教會盛行大型盛會,將禱告及福傳等屬靈生活全港化,以去年香港葛福臨佈道大會為例,全 港所有宗派教會將藩籬及歷史包袱都在共同目標前一一卸下。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4月10日「對內地耶穌青年會的告發‧捏造異端事件」 | 2008年04月14日07時37分 上午 | 4月10日在某浸信會教會發表有關本報的報告,本報早在3 月4日抗議其名稱為嚴重的扭曲及錯誤,報告發表後亦馬上發文聲明此事如報告所述與本報毫無關係......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基督日報調查風波結束 結果證日報毫無嫌疑 | 2008年04月10日07時10分 上午 | 2007年12月12日成立、經過三次會議及無數次小會,四個月漫長調 查的結果終告完滿結束。所謂的「基督日報事件獨立調查團」已向全香港教牧同工及信徒初步發表的報告,調查團明確地宣佈,《基督日報》與統一教毫無關係,是一個完全獨立 的媒體機構。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基督日報》事件獨立調查團嚴重缺乏公信力 | 2008年04月10日03時02分 上午 | 香港《基督日報》 (下稱「日報」)及耶穌青年會重要負責人指出 ,有證據表明,於去年12月成立的「《基督日報》事件獨立調查團」及其即將發表的報告書嚴重缺乏公信力。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本報3月4日發信指調查團變質宣佈解散 | 2008年04月10日01時19分 上午 | 基督日報於3月4日已向所謂「《基督日報》獨立調查委員會」發信,表示 該調查團經已變質不能被承認,並宣佈原有《基督日報》獨立調查團的解散。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愛是不嫉妒 | 2007年12月24日11時07分 上午 | | 在聖經愛的篇章說得真好:「愛是不嫉妒」,不嫉妒是因為愛一個人,只要所愛的人快樂,我便快樂 ,這是理想。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羅馬教會難題和解決難題的途經 | 2007年12月18日03時33分 上午 | 每個教會都有她自己的獨特故事,每個故事都是上帝和撒旦較量的過程。羅馬 教會也不能例外。羅馬教會中經歷過耶路撒冷的聖靈復興的基督徒將福音種子播撒在羅馬大城的土地上。保羅通過若干表面的現象看見羅馬教會的問題所在。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基督日報》同工與牧者們積極溝通 | 2007年11月21日09時17分 上午 | 11月20日上午《基督日報》的兩位同工及耶穌青年會的一位同工到大使命 中心辦公室會面了王永信牧師、美福神學院院長陳若愚牧師、熊潤榮教授以及大使命中心同工陳奮弟兄。整個會面非常有恩典,雙方進行了坦誠的溝通。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從美國校園槍擊事件反思當代的道德教育 | 2007年04月27日11時21分 上午 | 現今社會應怎樣去評價一個人的品格?假設一個人在生活上有良好的言 行,又不作出影響及傷害別人的事,是否就可以判定他是一個品格良好的人?如果假設上述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話,我想日前在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 開逾100槍屠殺32位師生 的趙承熙,他也曾經是一個有良好品格的人。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關懷貧窮兒童 | 2007年03月21日03時57分 上午 | 關懷貧窮兒童坎特伯里大主教羅雲威廉斯(Dr. Rowan Williams)於去年聖誕節一篇講章,名為〈 最窮的配得最好的〉(The Poorest deserve the Best),內容發人深省。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婦女節的反思 | 2006年03月10日07時46分 上午 | 長久以來,聖經裡「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 如同 基督是教會的頭」 、「你們做妻子的當順服丈夫, 如同順服主」的教導被一些女性主義者誤解為「低貶女性」之父權主義產物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基督新報祝願香港「新 年蒙福,福音廣 報 」 | 2006年01月02日11時58分 上午 | 本報希望新一年裡,香港信徒除了嚮應教牧的呼召,關心世界政 治經濟的趨勢外,更多關心神國度的發展趨勢。盼望讀者能通過基督新報——唯一以華語報導世界各地華人教會最新消息的網上報紙——能了解神如何在這時代施行拯救的工 作。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誰是希律王﹖ | 2005年12月19日06時37分 上午 | 作為真正的王的耶穌基督來到時,假的王希律心裡不安,甚至合城的人都感到害怕。為什麼呢﹖因 為假的王就像沒有購票而坐上火車的人,害怕有真正拿著票的乘客的出現一樣。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西方歷史可鑑 回歸真理才是正途 | 2005年10月03日07時05分 上午 | 基督教是美國開國之本,其民主制度以至家庭基礎都根於基督教精神。然而後 現代主義的滲入、自由主義及個人主義的高舉,不單搖撼著美國開國的精神根基,更令整個社會走向無價值、無標準的風險社會(Risk Society)之路。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七一遊行表達了港人怎樣的屬靈渴求﹖ | 2005年07月03日05時07分 上午 | 民間團體統計逾二萬人參加了以「爭取全面普選,反對官商勾結」為題的 七一大規模遊行,二十多個不同團體加入。各媒體的報導焦點都放在遊行人數上,亦有人關注到今年不同團體對政府各自提出不同的訴求,認為巿民民主訴求比前兩年遜色。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律法不是藥 —— 立法真能消除歧視嗎﹖ | 2005年05月25日02時05分 上午 | 其實,今天的性傾向歧視法跟安息日的誡命相類似,就是如何對性傾向 歧視者/犯安息日者施行懲罰的討論;探究如何定義「性傾向歧視」,以及誰可獲得豁免等問題。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獻上悔改祭 | 2005年03月26日08時03分 上午 | 前幾天,有關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一名牧師性醜聞的聆訊轟動全港。基督徒作為這個時代的光與鹽,本 來要成為分別為聖、保守自己的神的子民,作為世界的榜樣。須知道牧師犯罪比一般人犯罪更為嚴重,神職人員漠視了自己神聖的位置,污辱了神的名,這不僅僅引起基督徒的公 憤,更是讓主感到極其悲痛的。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神啊,祢在哪裏? | 2004年12月30日04時12分 上午 | | 本來一個普天同慶的節日,卻濃濃地彌漫著一份愁雲慘霧。於「Boxing Day」當日,印尼北部 發生九級大地震,震後更觸發東南亞多個島國產生海嘯,至今已造成六萬多人死亡,而且相信傷亡數字會不斷增加。筆者眼見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慘劇發生,不禁悲從中來。但作 為基督徒,面對天災人禍,我們的信仰又應該如何自處呢?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