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覽 > 社會 > 倫理/人權 | | | | | 烏干達法案嚴懲同性戀 大主教籲保護兒童反誘騙 | 2023年06月02日13時50分 下午 | | 烏干達通過反同性戀法案,嚴重者判死刑,法案引起西方國家強烈反對指侵犯人權。教會界也引起爭議,英國獨立福音派教會聯盟認為不公允,但烏干達大主教反指,法案保護兒童及國家一直支持的異性戀婚姻。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我是誰?英國首批「三親嬰兒」疑越過倫理底線 | 2023年05月17日17時19分 下午 | | 英國出現第一批「三親嬰兒」,利用體外受孕類似手段,將父母的基因與一位婦女捐贈者的健康線粒體結合,引發基因改造、我是誰、誰是我父母的道德倫理,以及生物科技安全的爭議。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基督徒及猶太教徒聯合聲明:堅決反對安樂死 | 2023年05月15日19時31分 下午 | | 基督徒及猶太教徒兩代表團體5月2日至4日在耶路撒冷舉行雙邊委員會第17次會議,會後共同發出聯合聲明,重申堅決反對安樂死,強調通過姑息治療來減輕痛苦的重要。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世界新聞自由日 教宗:感謝報導人類的創傷 | 2023年05月03日17時39分 下午 | | 今天(5月3日)為「世界新聞自由日」,適逢30周年之際皮尤研究中心、無國界記者分別發表報告,逾6成記者非常擔心美國新聞自由受限制,香港則排行第140位;教宗感謝勇敢報導人類傷痛的記者。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性文化改革瓦解倫理? 明光社評同運議程 | 2023年04月28日21時06分 下午 | | 同性戀運動席捲全球,明光社刊登文章分析性文化改革核心在於任何性傾向是天生道德正確;此外提及香港及台灣的同運狀況,並引述教宗方濟各的看法:「同性戀不是違法行為,但卻是罪」。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明光社講座「走出跨性别迷宫」:蔡志森籲教會修會章應對混亂 | 2023年04月04日18時55分 下午 | | 明光社3月23日舉辦「走出跨性别迷宫」講座,總幹事蔡志森建議教會及早修改會章應對性別混亂時代;精神科專科醫生康貴華引述家計會2021年「青少年與性」調查,發現自稱同性或雙性戀者的中學生數字上升。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邪惡的平庸:學者解釋協助自殺在西方擴張的根源 | 2023年03月31日20時27分 下午 | | 美國天主教大學人類生態學研究所(Institute for Human Ecology)舉辦題為「安樂死對西方做了甚麼?」研討會,專家指協助自殺在西方擴張的根源,是人「邪惡的平庸」和高舉個人主義。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世界田徑聯會禁跨性別參女子賽引爭議 | 2023年03月24日17時55分 下午 | | 世界田徑聯會(World Athletics)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在周四(23日)新聞發布會證實,該組織已投票決定將跨性別女性排除在女性賽事之外。該裁決將於3月31日起執行,適用於在青春期後從男性轉變為女性的精英競賽跨性別運動員。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國際婦女節無名英雄現身茶園 | 2023年03月08日16時09分 下午 | | 今日為國際婦女節(亦稱三八婦女節),國際麻風病宣教會揭露孟加拉國採茶婦女工資、地位雖然跟社會很大落差,仍為家庭付出無比勇氣,視她們為「無名英雄」。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四地親子關係調查:港青被父母忽視 廣澳台盼體恤辛勞 | 2023年03月01日16時28分 下午 | | 不同文化背景親子關係有何差別?穗港澳台四地青年研究機構發布「穗港澳台青少年親子關係、父母管教及子職角色」調查,發現香港青少年與家長衝突程度最高、廣州親子關係最佳;香港青少年希望能夠獨立自主、澳門廣州台灣青少年比較體恤父母辛勞。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民調:美國Z世代關心女性墮胎權多於拯救嬰兒 | 2023年02月10日15時37分 下午 | | 美國有調查顯示,Z世代選民關心維護女性墮胎權,多於拯救嬰兒,60%受訪者對墮胎表示非常重要; 69%的成年人則維護婦女的生育權利。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香港性文化學會回應變性人更改身份證性別案 | 2023年02月09日15時23分 下午 | | 香港終審法院2月6日裁定變性人未經接受完整變性手術,可更改身份證性別,性文化學會發聲明質疑裁決對人權理解遠離社會和文化現實。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劍橋》《韋氏》《牛津》三大詞典性別認同定義男女 | 2022年12月16日17時17分 下午 | | 《劍橋詞典》網路版更新男人(man)和女人(woman)兩詞定義,加入生理性別(sex)和社會性別(gender)不同的族群,是繼《韋氏詞典》、《牛津詞典》將女人與男人的定義,附加性別認同的詮釋。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世界盃 國際足協拒十字軍服入場惹歧視 | 2022年11月26日13時58分 下午 | | 卡塔爾世界盃爭議再起,英格蘭對伊朗揭幕戰,有球迷穿十字軍鏈甲入場,國際足球協會指冒犯穆斯林,與此同時卻允許場內懸掛LGBT彩虹旗幟和帽子。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平機會批中學教授性傾向不足 明光社籲尊重家長意見 | 2022年11月25日14時08分 下午 | | 平等機會委員會發佈研究,指中學性教育課程保守,半數受訪中學無教授性傾向與性別認同課題,建議教育局更新《學校性教育指引》;關注生命倫理機構明光社回應,有關議題在社會未有共識,呼籲制定性教育內容時納入家長意見。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亞裔學生面臨偏見 反對大學平權收生政策 | 2022年11月22日18時24分 下午 | | 一項民意調查顯示,超過一半亞裔美國人表示支持美國最高法院可能「禁止」平權行動政策,緣於哈佛大學錄取標準有利於有色人種而排斥亞裔。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泰國放寬墮胎限制 12周延長至20周 | 2022年10月31日22時23分 下午 | | 10月26日起墮胎在泰國成為合法,從12周限制延長至20周,為佛教徒佔多數的國家中少有,泰國於2020年2月前仍禁止墮胎。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