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覽 > 教育 > 神學院校 | | | | | 英神學院院長訪港 盼兩地教會建立長久關係 | 2023年02月24日17時51分 下午 | | 英港兩地神學院交流,英國劍橋威斯克神學院院長上周來港,與陳謳明大主教、明華神學院院長鄺保羅榮休大主教交流,盼兩地教會建立長久聯繫,與香港神職人員交流學習。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信神院慶證道 林雪文籲上帝眼光辨別美與善 | 2023年02月21日17時40分 下午 | | 「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詩篇34:8)信義宗神學院臨床心理及輔導學副教授林雪文博士,在該校院慶證道勉勵學生以上帝眼光辨別美與善,並且以善勝惡。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神《砌神學埋身駁》探討哀傷 李穎婷:哀求上帝是信心表現 | 2022年12月05日18時06分 下午 | | 中國人常說流血不流淚,華人基督徒如何看哀傷?中國神學研究院網上節目《砌神學埋身駁》12月2日播出第三集,節目共探討三主題:甚麼是哀傷,哀傷是否不符合基督教信仰?信仰與哀傷之間可否拉近?耶穌基督也哀傷?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信義宗神學院感恩崇拜 周兆真籲同行者:走在耶穌足印上 | 2022年11月24日14時12分 下午 | | 以馬忤斯路上耶穌與兩個門徒同行,讓他們從失落之情重回熱望,信義宗神學院榮休院長周兆真在該院感恩崇拜藉這故事勉勵會眾,作為同行者走在耶穌足印上,並且要有愛,給人帶來平安。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神講座探究初期教會發展 張略:10年增長40% | 2022年07月15日17時25分 下午 | | 中國神學研究院7月4日舉辦講座「從初期教會發展看今日教會的機遇與挑戰」,聖經科張略博士引數據指,初代基督徒平均每10年增長40%,並列出7因素,包括:使徒熱心傳道、教會超越社會階級、教制和卓越領導,最重要是上帝的工作。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神講座 盧德賢博士:靜觀並非放空 | 2022年05月30日18時45分 下午 | | 中國神學研究院萬崇仁教牧學講座舉辦輔導與牧養的反思,客座教授盧德賢博士指出,西方心理學靜觀跟坊間的定義「放空」不同,是留意有的經驗不再跟這些經驗糾纏,並介紹靜觀練習的元素。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腓立比書盼望秘笈 葉應霖:盡頭之處見耶穌 | 2022年05月04日17時12分 下午 | | 加拿大建道中心舉辦網上講座,葉應霖博士析解保羅在腓立比書面對個人生命、事工、世界終局的盡頭,盼望信徒迎見基督的降臨,盡頭之處找到平安。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信義宗神學院談家庭糾結 梁錦榮:愛過界限制成長 | 2022年04月27日19時18分 下午 | | 家庭是人倫關係盡顯的場所,資深輔導員梁錦榮在信義宗神學院專題講座拆解家庭中的糾結關係,這源於愛對方至越界限制了人的成長,他建議雙方不要怕衝突、為自己建立界線、重新確立價值。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信義宗預苦期聖樂默想 : 耶穌死前三小時 | 2022年04月11日16時09分 下午 | | 信義宗神學院4月8日舉行預苦期聖樂默想,主題為「痛苦中的哀求」,該院臨床心理學及輔導副教授林雪文指出,耶穌死前三小時經歷與上帝隔絕之苦,因而體會我們肉身的痛楚、精神壓力。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神晝夜「詩」想系列 李穎婷析詩篇90:數算日子得智慧 | 2022年04月08日18時15分 下午 | | ⾯對疫情基督徒仍堅信上帝看顧世界,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李穎婷在「晝夜『詩』想」信息系列其中一講分析詩篇90篇,勉勵信徒以超然眼界數算有限人生,得著智慧的心敬畏神回轉歸向祂。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人際流動三招自我保護 區祥江提醒小心病態反應 | 2022年04月07日17時08分 下午 | | 人際互動中怎樣了解自己的行為?中國神學研究院輔導科教授區祥江在一課堂介紹「人際流動理論」,以親近、抽離或對抗別人避免不被傷害;若將理論放進神人關係,出現甚麼情境?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古猶太民族亡國後遺症:集體創傷神觀轉變 | 2022年03月22日21時58分 下午 | | 古代猶太人被外族入侵國破家亡,流放異鄉引發多重身分危機,崇基學院神學院王珏教授在網上課程分析「流放」對侵略者具社會功能,卻使流散者做成集體創傷,甚至影響民族的神觀。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神學論壇研靈魂存在 消滅還是上天堂? | 2022年03月16日23時18分 下午 | | 馬來西亞浸信會神學院3月10日舉辦神學論壇,主題為「靈魂的存在與歸宿」,馮秉誠牧師從聖經證明人有靈魂;王美鍾院長形容天堂是上帝彰顯慈愛公義的地方。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恩光書院探視「未來趨勢」馮韻兒:重尋公民身分 梁永泰:幽暗處創造價值 | 2022年02月18日21時48分 下午 | | 在急劇轉變的社會,未來無法預測還是有跡可尋?恩光書院2月12日舉行研討會「未來趨勢與自我創造」,該院教務長、副教授馮韻兒指出,人在不確定的未來產生害怕,尋找身分、認識歷史、具備全球化視野以配合大時代來臨;梁永泰院長則從聖經與歷史人物道出大時代中人遇見神,生命就得以重新創造。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建道培靈會 高銘謙籲基督徒:有限生命見證無限的神 | 2022年01月05日16時58分 下午 | | 建道神學院1月3日在YouTube直播爾道將臨培靈會,主題為「道成肉身的見證」,高銘謙牧師用施洗約翰為耶穌基督作見證,提出見證人要自知不是主角,並以有限的個體接駁到無限神的任務,得到終極的喜樂和滿足。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迷失年代尋回「真我」賴玉芳:回歸神探索生命 | 2021年12月15日18時36分 下午 | | 處於失序迷失及疲憊的時代,人們需要屬靈的陪伴與導引,中國宣道神學院靈修神學講師賴玉芳在該院舉辦的講座,呼籲人尋回「真我」,返回神裡通過探索個人生命明瞭辨識一切。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中神院長就職禮 黃國維領群體承接學院傳統 | 2021年08月31日16時31分 下午 | | 中國神學研究院8月30日舉行院長就職禮暨開學崇拜,校友黃國維牧師接替李思敬博士為第五任院長,黃牧師自言願在主的磐石承擔學院傳統。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馬神研討會籲基督徒為國家民族奮鬥 | 2021年08月16日11時10分 上午 | | 馬來西亞聖經學院探討基督徒參與國家發展的責任,公民社會組織主席賈雅索里亞博士,引用使徒保羅以基督平等的思想,籲今天信徒參與公共政策發展在社會成為鹽和光。 | | 相關標籤: 沒有相關標籤 | | | | | 圖片新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