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吸毒問題隱蔽化 9成9受訪中學有學生吸毒 編輯室 2010年2月26日星期五 上午10:24 「二○○八/○九年學生服用藥物情況調查」結果昨日公佈,調查隨機分區抽選了112間中學,代表全港中學生數目差不多1/5,其中111間是有學生表示曾經吸食毒品,甚至在高小學生之中,亦有1.6%示曾經吸毒。保安局局長李少光表示,調查確認了過去數年見到的趨勢,證明青少年吸毒有普遍化的情況。 調查由禁毒處委託研究機構進行,於08至09學年度以不記名方式訪問了15萬8千多名中、小學及大專生,佔全港學生人口近20%。調查四年一度,今次是20多年對象首次包括小學4至6年級及大專學生。 吸毒年輕化隱蔽化 調查顯示4.3%中學生表示曾吸毒,比4年前增加了1%;但在12歲或以下組別中,4.6%的中學生表示曾吸毒,較4年前的2.4%倍增。 在曾吸毒的小學生中,表示有吸食咳藥水或天拿水的分別有37.5%及30.7%。李少光表示,相信是由於這兩類藥物較易在家居及校園取得。而在曾吸毒中學生中,接近一半表示曾吸食俗稱「K仔」的氯胺酮,三成半表示有吸食大麻,顯示青少年轉向吸食危害精神毒品數字增加。 此外,調查亦顯示現今青少年趨向在隱蔽的情況下吸毒,調查中36.2%曾吸毒的中學生在朋友家中吸食毒品,25%在自己家中吸食,只有1/4左右會在娛樂場所吸食。調查還發現,超過六成吸毒學生表示曾免費取得毒品,三成以上吸毒學生表示用零用錢足以購買毒品。 政府增撥資源打擊毒禍 李少光及行政長官曾蔭權在不同場合均講到,雖然香港的青少年吸毒情況越趨嚴重,但相比歐美經濟發達地區,尚未到失控的地步。他們均表示政府決心對抗毒害,包括財政司司長昨日在財政預算案中,大幅增撥5200萬支援禁毒工作,以及提出向禁毒基金注資30億元的建議。 大埔區校園驗毒試行計劃去年底實施至今,沒有學生被驗出吸毒,而社工收到求助的學生個案增加。他們認爲計劃已經收效,推動吸毒學生尋求協助,以及將無毒校園的概念擴散,當局將檢討計劃成果,再決定是否推行至其他區學校。 曾蔭權表示,調查結果顯示了青少年吸毒成因很複雜,毒品來源包括學校、朋輩、甚至家人,所以必須多管齊下,當局將繼續循社會動員、社區支援、治療康復、檢測和執法五方面著手,為青少年營造「無毒一生」的健康文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