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主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藥學院教授、亦身為教會長老的黃立夫弟兄,於新澤西若歌教會證道,他分享的「信仰與專業」給眾多信徒及專業人士帶來忠言,重整信仰與日常工作、生活的關係。
黃長老表示一般教會很少會談到信仰與專業之間的關係,但信仰與生活其實息息相關,所以特別選取此題目,分享自身經驗作為專業人士如何以「雙職」去事奉神。
黃長老提及幾年前在中國參加一個老總們(CEO)的退修會,主題是「專業不是為了事奉,專業就是事奉(Business is not for Mission, Business is Mission)」。老總們當然是專業人士,他們覺得自己在管理公司的時候、在做生意的時候需要一套專業。在國內有個說法是「狼文化」,就是說要像狼一樣狠。至於到了教會及在教會事奉,就會把專業生活與信仰生活分得很清楚。在該退修會就強調一件事「你的專業就是你信仰的一部分,就是你事奉的一部分」。
他接著解釋很多信徒們只能選擇「雙職事奉」或者「單職事奉」,多數人還不能像專職教牧、傳道「單職事奉」,因此大多數人就是「雙職事奉」。
黃教授引用聖經中約瑟的故事去說明何謂「雙職事奉」,約瑟有個坎坷的童年,但他很清楚神呼召他不是做一個傳道人,而是呼召他做埃及的宰相。因此,約瑟年紀大了之後沒有告老還鄉,即使埃及與迦南地不太遠,要還鄉是很容易的,但他一直做到死在宰相的任上。約瑟是個很忠心的人,是「雙職事奉」的典範。
先清楚神對我們的呼召
黃教授認為「雙職事奉」前必須清楚神對我們的呼召。他說:「首先,你做的職業應該是讓你有興趣的,神不會讓你做一個索然無味的事情——可能暫時會這樣,但必定不是長遠如此。第二,神讓你做的事情是符合您本身的恩賜的,神不會讓你做得苦澀澀的。假如您在做自己有興趣的職業,但卻無法從中發展能力,那麽就要重新好好地考慮這是否神叫你做的工作。」
他繼續說:「第三,要看工作有沒有見證榮耀神的機會。這一點非常重要,然而許多人無考慮此點,他們以為信仰是私人的事情(private issue),不要在公共場合講信仰。此看法是不符合聖經的。」
黃教授所講的第四點,是過一個平衡的生活,工作應是平衡生活的一部分,「假如一個人長期加班,不能投入侍奉,更影響到不能照顧家庭,太太開始抱怨,那麽這不是神的旨意,你的專業工作應該讓你能夠過平衡生活。」
他指出,許多人喜歡頭兩點卻不管後面兩點,故需要強調「我們侍奉不單是在教會,更是在我們整個生活當中。」
專業是事奉 務要敬業
黃長老然後分享以弗所書6:5-7經文,指出信徒的專業是事奉的一部分,務必要敬業。「你們做僕人的,要懼怕戰兢,用誠實的心聽從你們肉身的主人,好像聽從基督一般。不要只在眼前侍奉,像是討人喜歡的,要像基督的僕人,從心裏遵行神的旨意,甘心侍奉,好像服侍主,不像服侍人。」
他又強調基督徒要敬業,不可渾水摸魚,「不要以為公司老闆壓榨和欺負你,就想找機會使手段,錯了——神把你放在這個位置一定有美意。你侍奉他,要好像侍奉主。」有些人又想「我回到教會事奉才是討神的喜悅,好像我在教會外做什麼事情神都不關心。」這樣想法錯了。
黃教授分享遇過一位弟兄在工作未下班、但見工作單位無人,就提早離開去了教會,他直接指出此為錯誤。「即使別人都走了,你還應該在那裏工作。不可以偷雞摸狗,不可以渾水摸魚,這是一個事奉的態度,你的工作就是事奉神。」
相關新聞「雙職事奉」必須平衡工作、家庭與教會生活從「雙職事奉」概念看職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