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式分享
第一個階段是要知道對方認為有沒有神,覺得有沒有一個創造者。這個世界很多哲學、宗教思想是好的,我們要直接問到核心,到底有沒有神。
第二個階段是對方認為有神的機會很大,比如拜神拜佛拜了很多年,但不知道誰是真神。我的技巧是給他看《為何基督教可信》,明確兩點:耶穌是不是神,有沒有復活?聖經是不是神所默示?一旦確定聖經是可信的,那麽耶和華是唯一神就可信了。我經常使用的書還有《聖經是否神所默示的》、《耶穌是否神的兒子》,我會先與他們談,然後推薦他們看書,再而繼續跟進。
處於第三個階段的人,多為有天主教或基督教學校背景的,或者有家人信主的,或者看過有人信仰之後生命很大改變的。他們會認為,若要信仰就選基督教吧,因感覺不那麽迷信。他們對基督教有好感,但是為什麽不接受?因為神看不到,不知道與自己有何關係。他們不知道什麽叫信耶穌?因為大部分人認為信耶穌是去守什麽規矩,然後很多習慣要一樣一樣地戒掉,認為信仰就是可以和不可以做什麽,信仰就是週末返教會。
對於這些人,要同他們分享自己的故事,不是只講上天堂,而是神與我同行,神怎樣幫助我,陪我面對生活的困難。很多基督徒不是缺乏道理,而是要有行道理的力量。然後加強祈禱,因為信仰畢竟不能百分之百的證明出來,所以一定要有聖靈的感動。有的人雖沒信主,但我會鼓勵他們祈禱,告訴他們不要期望禱告之後事情即刻改變,但可留意祈禱之後事情的改變以及自己的改變。只要對方願意祈禱,經歷到神,那麽他對信仰的態度就有變化。人做不到神的工作,但我會耐心跟進,然後到第四階段,就是等待決志。
鼓勵決志
有人覺得需要耶穌,但是不知道怎樣决志,又或者空閒時候才去教會。我會用啓發性問題,比如為何返教會,為何讀聖經?然後乘機將整個救恩講一次。我亦注意避免用基督徒術語,比如「肢體」、「交通」等。我是這樣「收割」:「我們認識天父,說一聲sorry吧,認他做父親吧,恢復關係吧」。好像傾談一樣,好自然地帶人決志。
栽培跟進穩定靈命
之後我會繼續成為一個橋梁,幫新決志者過度到教會的文化和系統。一個成年人進入教會,非常不習慣,很多原因導致初信者很快流失。這時橋梁是一個重要的角色,我同初信者的關係不可代替。若將他們送到團契就不管了,流失的機會就很大。「一條龍佈道」是不會即刻交托,我會用四個月至半年時間做初信栽培。首先幫助他同神建立關係,教他為何要返教會,尋找些適合他的團契。
我強烈推薦初信者參加教會的福音研經班或初信栽培班。因為有的人決志之後就去參加崇拜,可能聽不懂講道,所以不如初期參加三個月的初信班,認識信仰的基礎,以後信仰就能開始扎根了。
同時要給新決志者一點空間重整價值觀。有的可能要補習講解耶穌,講解為什麽要參加聖經學習班,這些講解都很重要,因為若他們不明白又沒有人跟進的話,就很害怕返教會了。我會介紹一些資深基督徒同時幫他們找到一個適合的團契,陪伴他們一起參加團團契,這樣就完成了「一條龍佈道」。
後記
回頭看看,建立良好關係、賺取聆聽的權利、引起好奇心,找出尋求信仰所處階段,然後焦點式分享,收割,悉心栽培。過程並不簡單,功夫亦不少。有人吃驚,會問Priscilla哪有這麽多時間啊?Priscilla說:自己面對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個靈魂!而且自己做好的話,初信者成為信徒之後也會跟著做,這就是「生命影響生命」。
編者按:香港葛福臨佈道大會圓滿結束,三萬多個靈魂歸主名下,這對香港教會是莫大的鼓勵。同時如何跟進好決志者成為擺在衆人面前的挑戰。盼望通過本文分享的一條龍佈道跟進方法,能夠鼓勵讀者繼續跟進,繼續佈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