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远志明从美国远道来港,出席其最新电视片《福音》首映会,本报与他进行了专访,谈他如何开始制作福音影片的过程和得著,并且作为一个曾经的无神论者,怎么向内地众多的无神论者传福音。
《神州》:用信仰角度讲述中国历史 《十字架》:呈现现实基督教在中国的兴盛
神是怎样带领你开始制作福音影片的使命?
远:我之所以从事福音影视制作,最初是因为写了《神州忏悔录》这本书,从基督信仰的角度重新看待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当年《河殇》也是审视中国历史文化,但今天是站在基督信仰的高度。当时有人建议把这本书拍成一部新的影片,所以就开始筹办成立神州传播协会。
我们用了两年时间拍成《神州》,反响很大;然后拍了第二部影片,《十字架——耶稣在中国》,反响也很大。现在我们拍好了第三部《福音》,直接把耶稣介绍给近十三亿还不认识耶稣的人。
《神州》和《十字架在中国》在国内外均引起很大的回响,那么你自己是如何评价这两部影片?
远:《神州》引起反响是因为它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角度完全是新的,从基督信仰的角度来看,就是从人与神的关系的角度来看,所以当时振动很大。国内的一些知识分子朋友说,《神州》可以改变中国人的价值观。过去我们认为是英雄的,其实都是罪人;过去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其实是可悲的。比如以人为神,以皇帝取代上帝,等等。
另一方面,《神州》也挖掘了中国古代的信仰资源,特别提到在春秋以前中国人是敬天的,这一点对于将来基督福音在中国扎根和结果都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中也有美好的一面,是与圣经与我们的信仰相通的(不是相同是相通)。这一点对神学,引起一些振动。
无论如何,《神州》开辟了一个新的角度,一个新的视野,我想将来还会继续发生影响。
《十字架》讲的是现实。如果说《神州》讲了五千年,《十字架》就是讲了最近的五十年,基督信仰在中国的兴起和兴旺。《十字架》大家都比较熟悉。许多人看了以后说,原来中国有这么多基督徒,这么多教会。在无神论的环境下如此大发展,完全是神的作为。这对基督徒是一个很大的激励,对非基督徒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政府亦是一个很大的提醒,让他们看到他们原本不知道的东西。我想这是中国发展中的一个新问题,就是必须重视信仰的力量。
《福音》:直接回答人们对福音的渴望
你是怎样开始构思新片《福音》的?这部电视剧的对象、制作目的是什么?
远:因为拍完《十字架》之后,很多人看了不明白,特别是不信的人,他们问为什么信了福音之后就能让浪子回头,罪人悔改,破碎的家庭和好,甚至黑社会的老大都做了传道人。为什么为了福音的缘故很多人受苦受难也不在乎,到底什么是福音?所以我们就开始构思《福音》这部电视片,直接回答人们的渴望。这都是顺理成章的,第一部《神州》讲了五千年,《十字架》讲最近五十年,第三部《福音》讲到这个永恒的东西,就是福音,就是耶稣。
《福音》的对象是非基督徒,介绍耶稣的教导、事迹、神迹等等,基督徒对这些都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对于非基督徒来说,他们听著非常的新鲜。我们内部试映的时候,一些非基督徒的朋友听到圣经中"野地的百合花"那句段话的时候,就是"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那个朋友就说,这句话说得太好了,真伟大,真有智慧。你看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非常熟悉的经文,对他们来说特别振动。
中国13亿人中12亿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耶稣的事情,他们听说过耶稣这个名字,但根本不知道耶稣有多么的伟大,多么的智慧,多么的慈悲、慈爱,他们根本不知道。所以这个片子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耶稣到底是谁,祂所活出来的崇高的神性、说出来的神的话语,还有显出来的神的能力,让他们认识耶稣。
明日续:远志明谈在制作《福音》的感受和得著。




